用时0.98秒
虎刺  Damnacanthus indicus C. F. Gaertn.
  物种信息
异名:Damnacanthus formosanus (Nakai) Koidz. (synonym)、Damnacanthus indicus C. F. Gaertn. var. formosanus Nakai (synonym)
俗名:刺虎 (CìHǔ) Chinese、绣花针 (XiùHuāZhēn) Chinese、黄脚鸡 (HuángJiǎoJī) Chinese
刺虎(本草图经);伏牛花、绣花针(植物名实图考),黄脚鸡(广东、湖南、广西)
图版45:1-4
Damnacanthus indicus Gaertn. f. Suppl. Carpol. 3: 18, t. 182. 1805; DC. Prodr. 473. 1830; Hook. f. Fl. Brit. Ind. 3: 158. 1880;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3: 386. 1888; Koidz. in Acta Phytotax. Geobot. 3 (3): 156. 1934; Hand. -Mazz. Symb. Sin. 7: 1026. 1936;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4: 269, 图5952. 1975; 台湾植物志4: 258. 1978; Lo in Acta Phytotax. Sinica 17 (3): 106. 1979. ——D. indicus Gaertn. f. var. formosanus Nakai, Trees & Shrubs Jap. ed. 1, 407. 1922.——D. formosanus (Nakai) Koidz. in Acta Phytotax. Geobot. 2: 225. 1933.
具刺灌木,高0.3-1米,具肉质链珠状根;茎下部少分枝,上部密集多回二叉分枝,幼嫩枝密被短粗毛,有时具4棱,节上托叶腋常生1针状刺;刺长0.4-2厘米。叶常大小叶对相间,大叶长1-2(-3)厘米,宽1(-1.5)厘米,小叶长可小于0.4厘米,卵形、心形或圆形,顶端锐尖,边全缘,基部常歪斜,钝、圆、截平或心形;中脉上面隆起,下面凸出,侧脉极细,每边3 (-4)条,上面光亮,无毛,下面仅脉处有疏短毛;叶柄长约1毫米,被短柔毛;托叶生叶柄间,初时呈2-4浅至深裂,后合生成三角形或戟形,易脱落。花两性,1-2朵生于叶腋,2朵者花柄基部常合生,有时在顶部叶腋可6朵排成具短总梗的聚伞花序;花梗长1-8毫米,基部两侧各具苞片1枚;苞片小,披针形或线形;花萼钟状,长约3毫米,绿色或具紫红色斑纹,几无毛,裂片4,常大小不一,三角形或钻形,长约1毫米,宿存;花冠白色,管状漏斗形,长0.9-1厘米,外面无毛,内面自喉部至冠管上部密被毛,檐部4裂,裂片椭圆形,长3-5毫米;雄蕊4,着生于冠管上部,花丝短,花药紫红色,内藏或稍外露;子房4室,每室具胚珠1颗,花柱外露或有时内藏,顶部(3-)4(-5)裂。核果红色,近球形,直径4-6毫米,具分核(1-)2-4。花期3-5月,果熟期冬季至次年春季。
产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省区。生于山地和丘陵的疏、密林下和石岩灌丛中。分布于印度北部和日本。
本种常被引种作庭园观赏,其根肉质,药用有祛风利湿、活血止痛之功效。
本种随不同环境其体态有较大差异,生于阴湿处的植株其叶较大而薄,刺较长,生于旱阳处植株的叶小而厚,刺较短。
与“虎刺 Damnacanthus indicus C. F. Gaertn.”相关的种有:
  柳叶虎刺  Damnacanthus labordei (H. Lév.) Lo
  浙皖虎刺  Damnacanthus macrophyllus Sieb. et Miq.
  大卵叶虎刺  Damnacanthus major Sieb. et Zucc.
  四川虎刺  Damnacanthus officinarum Huang
  西南虎刺  Damnacanthus tsaii Hu
  系统位置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龙胆目 Gentianales
茜草科 Rubiaceae
虎刺属 Damnacanthus
虎刺 Damnacanthus indicus

  DNA条形码
序号编号种拉丁名
1 E0107 Damnacanthus indicus 采集信息
2 F1253 Damnacanthus indicus 采集信息
  种质资源
保藏号:868710192543
单位:九江森林植物标本馆 课题负责人:谭策铭
采集编号:TanCM957
采集人:董安淼、吴从梅 采集时间:2011年11月21日 采集地: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 采集资源类型:
保藏号:868710154281
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课题负责人:杨湘云
采集编号:09CS1273
采集人:张挺、刘成、刘发山 采集时间:2009年06月17日 采集地:中国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 采集资源类型:DNA材料
保藏号:868710082143
单位:江苏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课题负责人:杭悦宇
采集编号:HANGYY8202
采集人:吴宝成 采集时间:2008年06月19日 采集地:中国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叶片
保藏号:868710082143
单位:江苏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课题负责人:杭悦宇
采集编号:HANGYY8202
采集人:吴宝成 采集时间:2008年06月19日 采集地:中国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叶片
—第1页— 共计检索出:4条信息 共1页—
  植物照片
—第1页— 共计检索出:6条信息 共1页—
  民族植物学
功能用途: 根、全株(虎刺):甘、苦,平。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风湿关节痛,痛风,风湿痹痛,感冒咳嗽,黄疸,肝脾肿大,肺痈,水肿,经闭,小儿疳积,跌打损伤,龋齿痛。 花(伏牛花):甘、苦,平。祛风除湿,舒筋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头痛,四肢拘挛。
来源: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药材公司,科学出版社,1994
功能用途: 【傈僳药】四曲马此:根或全株治肝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怒江药》。【畲药】老鼠刺,鸟不踏,绣花针,倒翻针,黄鸡脚:根治肝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龋齿痛《畲医药》。【苗药】绣花针,远志:全株用于风湿痹痛,腰痛《湘蓝考》。【瑶药】黄鸡站:用于贫血,神经衰弱,病后体虚,疳积[4]。【土家药】猫儿刺:根用于风湿肿痛,痹痛,瘫痪,手足不举及牙痛[7]。
来源: 《中国民族药志要》,贾敏如、李星炜,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
  植物标本
标本数据集
×

物种身份证

如果您对我们的数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