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1.53秒
狭苞橐吾  Ligularia intermedia Nakai
  物种信息
异名:Ligularia intermedia Nakai var. oligantha Nakai (synonym)、Ligularia intermedia Nakai var. venusta Nakai (synonym)、Ligularia sibirica L. f. subsp. intermedia Kitam. (synonym)、Ligularia sibirica L. f. var. stenoloba Diels (synonym)、Ligularia sinica Kitag. (synonym)、Ligularia stenocephala (Maxim.) et Koidz (synonym)、Senecillis intermedia (Nakai) Kitam. (synonym)、Senecio mosoyinensis Franch. (synonym)
图版18:4-6
Ligularia intermedia Nakai in Bot. Mag. Tokyo 31: 125. 1917; 林镕, 北研丛刊2: 535. 1934; Hand.-Mazz. Symb. Sin. 7: 1137. 1936 et in Bot. Jahrb. 69: 139. 1938, p. p. ; Kitag. Lineam. Fl. Mansh. 458. 1939: Kitam. in Mem. Coll. Sci. Kyoto Univ. Ser. B. 16: 191. 1942; 东北植物检索表404.图版139.图5. 1959; S. Y. Hu in Quart. Journ. Taiwan Mus. 20: 61: 1967;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4: 586.图6586. 1975; 李昌福, 大韩植物图鉴745. 1979. ——Ligularia sibirica Cass. var. stenlobs (Sphalm.) Diels in Bot. Jahrb. 29: 621. 1900. ——Ligularia intermedia var. oligantha Nakai, l. c. 40: 5 79. 1926; 林镕, l. c. 2: 535. 1934. ——L. intermedia var. venusta Nakai, l. c. 40: 580. 1926. ——L. sinica Kitag. in Rep. First. Sci. Exp. Manch. 4: 9. 1936. ——Senecillis intermedia (Nakai) Kitam. in Acta Phytotax. Geobot. 8: 82. 1939. ——Ligularia sibirica subsp. intermedia Kitam. l. c. 8: 82. 1939, ——Senecio mosoyinensis auct. non Franch. : Diels in Not. Bot. Gard. Edinb. 7: 154. 1912. ——L. stenocephala auct. non (Maxim.) Matsum. et Koidz.: 林镕 l. c. 5: 5. 1937.
多年生草本。根肉质,多数。茎直立,高达100厘米,上部被白色蛛丝状柔毛,下部光 滑,基部直径达1厘米。丛生叶与茎下部叶具柄,柄长16-43厘米,光滑,基部具狭鞘,叶 片肾形或心形,长8-16厘米,宽12-23.5厘米,先端钝或有尖头,边缘具整齐的有小尖头的三角状齿或小齿,基部弯缺宽,长为叶片的1/3,两面光滑,叶脉掌状;茎中上部叶与下部叶同形,较小,具短柄或无柄,鞘略膨大;茎最上部叶卵状披针形,苞叶状。总状花序长22-25厘米;苞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下部者长达3厘米,向上渐短;花序梗长3-10毫米,近光滑;头状花序多数,辐射状;小苞片线形;总苞钟形,长8-11毫米,宽4-5毫米,总苞片6-8,长圆形,宽约3毫米,先端三角状,急尖,背部光滑,边缘膜质。舌状花4-6,黄色,舌片长圆形,长17-20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钝,管部长达7毫米;管状花7-12,伸出总苞,长10-11毫米,管部长约6毫米,基部稍粗,冠毛紫褐色,有时白色,比花冠管部短。瘦果圆柱形,长约5毫米。花果期7-10月。
产云南西北和东北部、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河南、甘肃、陕西、华北及东北区。生于海拔120-3400米的水边、山坡、林缘、林下及高山草原。在朝鲜(模式标本产地)及日本也有分布。
与“狭苞橐吾 Ligularia intermedia Nakai”相关的种有:
  复序橐吾  Ligularia jaluensis Kom.
  长白山橐吾  Ligularia jamesii (Hemsl.) Kom.
  大头橐吾  Ligularia japonica (Thunb.) Less.
  大头橐吾(原变种)  Ligularia japonica (Thunb.) Less. var. japonica
  糙叶大头橐吾(变种)  Ligularia japonica (Thunb.) Less. var. scaberrrima (Hayata) Ling
  千崖子橐吾  Ligularia kanaitzensis (Franch.) Hand.-Mazz.
  千崖子橐吾(原变种)  Ligularia kanaitzensis (Franch.) Hand.-Mazz. var. kanaitzensis
  菱苞豪吾(变种)  Ligularia kanaitzensis (Franch.) Hand.-Mazz. var. subnudicaulis (Hand.-Mazz.) S. W. Liu
  康定橐吾  Ligularia kangtingensis S. W. Liu
  台湾橐吾  Ligularia kojimae Kitam.
  ……
  系统位置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桔梗目 Campanulales
菊科 Compositae
橐吾属 Ligularia
狭苞橐吾 Ligularia intermedia

  DNA条形码
序号编号种拉丁名
1 Z3010 Ligularia intermedia 采集信息
2 Z3064 Ligularia intermedia 采集信息
  种质资源
保藏号:868710188571
单位:湖南吉首大学 课题负责人:张代贵
采集编号:Zdg2428
采集人:张代贵 采集时间:2011年07月24日 采集地:中国湖北省仙桃市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DNA材料
保藏号:868710185754
单位:合肥师范学院 课题负责人:徐忠东
采集编号:Xuzd452
采集人:陈延松、欧祖兰、高秋晨、许伟 采集时间:2011年10月30日 采集地:中国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叶片;标本
保藏号:868710134571
单位:西南林学院 课题负责人:张大才
采集编号:ZhangDC-07ZX-1929
采集人:张大才、李双智、杨川 采集时间:2010年09月27日 采集地: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DNA材料
保藏号:868710119412
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课题负责人:周浙昆
采集编号:CYH041
采集人:陈文允、于文涛、黄永江 采集时间:2010年09月09日 采集地: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叶片
保藏号:868710110046
单位:山西大学 课题负责人:张峰
采集编号:Zhangf0119
采集人:张贵平、陈浩 采集时间:2009年08月14日 采集地:中国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叶片
—第1页— 共计检索出:7条信息 共2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植物照片
—第1页— 共计检索出:19条信息 共2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民族植物学
功能用途: 根及根状茎(山紫菀):苦,温。润肺化痰,止咳,平喘。
来源: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药材公司,科学出版社,1994
功能用途: 【苗药】根、茎治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血,喉痹,小便不利,无名肿毒《湘蓝考》。
来源: 《中国民族药志要》,贾敏如、李星炜,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
  植物标本
标本数据集
×

物种身份证

如果您对我们的数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